专访大陆桥董事长凌立:以市场为真正基因,在“泛纪录片”时代里逆势前行

来源:传媒内参 | 2020-11-18 10:31

电视指南:随着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纪录片步入了最好的时代。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凌立在接受《电视指南》专访时也表示,“相较于新闻、剧情、综艺来说,我觉得纪录片在社教领域沐浴相对宽松、利好的政策,而比较显得春天一些。”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文/曲直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一时无两的话题之作,纪录片这一曾被国人忽视甚至遗忘的类型片,已经越来越成为央视乃至各个卫视频道不可或缺的内容组成部分;观众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加之制作模式上的日趋成熟,也让更多的优质纪录片出现在院线和网络上。

精品纪录片不断呈现,取得了流量与口碑上的双丰收,如火遍大江南北的“综艺式纪录片”《国家宝藏》,曾引起热议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航拍中国》,还有由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出品的品牌栏目《传奇》和《奇趣大自然》——它精选全球最新、最上乘的纪录片,在全国百余家电视台热播20余年,成为我国除《新闻联播》之外最为历久弥新的电视栏目;也让许多人开始记住了“大陆桥”这个名字。

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凌立

“泛纪录片”时代,

一家以市场为真正基因的纪录片公司

随着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纪录片步入了最好的时代。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凌立在接受《电视指南》专访时也表示,“相较于新闻、剧情、综艺来说,我觉得纪录片在社教领域沐浴相对宽松、利好的政策,而比较显得春天一些。”

纪录片作为以真实为核心的片种,受众群体相对较窄且难以精准把握,所以“和电视剧、电影相比,为纪录片做大面积、地毯式宣推的意义并不大;而像《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类纪录片的火爆,自有它内在的机缘和规律,我们也在探索中。”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综艺纪实类的纪录片。由大陆桥出品,连续八年在央视二套黄金时间播出的《厨王争霸》,“因为它的受众人群广泛,所以我们每季都在至少十大门户网站上做宣推,因而最终的播放与收视结果都没让央视失望过。”

“我有信心,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越发充分,纪录片这个门类会越发向上发展;没有人会一天到晚只想着娱乐;纪实类的内容总有一天会胜似综艺、剧情,甚至成为视频主流。”20世纪80年代初,由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曾一度家喻户晓,但后来由于好莱坞、韩流对中国视频市场的冲击,百姓的屏幕多元开花,纪录片曾一度走向寂寞。

而如今,在凌立看来,“我们正经历着一个‘泛纪录片’时代。只要具有真实、主题、故事这三大特性的视频,都可以称之为纪录片,尽管它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随着短视频的爆发,生长发育起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泛纪录片’。”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一定意味着国内纪录片市场由此强大起来了。他表示,“如果按照‘泛纪录片’这种观念去定义那么多纪实内容的新品种,你会发现,如果它们都是苗子,那么日后能成为参天大树的会比较少,因为大部分创作者都是凭兴致而来的,缺少一份把它变成事业的动力。”

在凌立看来,中国并不缺乏制作纪录片的人,缺的是经营纪录片的人。“这个行业从来缺的都是经营者,而非内容制造者。你在这样一个细分领域,做的又是这样小众的东西,要懂得资金从哪儿来,现金流怎么流。其实,大陆桥是一家经营公司,是一个做市场的公司,是以市场为自己真正基因的纪录片公司。”

以懂市场为前提生产好内容,

让中国故事真正“走出去”

懂得经营的前提是要懂得市场,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出好的内容,以便在市场里流通、传播。大陆桥的内容生产团队有两类,一类是做传统节目,一类是做独立项目。

凌立表示,“如我们日播的《传奇》《奇趣大自然》,或者给央视及其他电视台做的日播、周播的栏目,都属于传统节目;而一个个独立的纪录片项目,如五集的《非遗中国》《山岭之歌》,还有我们刚刚签约的《羊的星球》《中国海岸线》等,都是我们的独立项目。基于对纪录片本身的理解和积累下来对市场的理解,我们更善于以小见大,从‘偏门’出发去做一些大众都在做的题材,比如从物联网和智能化的角度或是建材工业的变化切入,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人们幸福生活的变迁。”

当然,这些内容绝对不是凭空臆造,“作为制作方我们通常会首先寻求与电视或网络平台的合作,而合作模式大致分三种:第一种是常规节目,可以是对方出时段我们出内容;第二种是简单的买卖,或是成片的发行与销售;第三种是对方立项我们拍摄或双方合拍;还有一种情况在我们这里比较少见,也就是对方立项出钱,我们仅负责摄制。除了这几种情况外,我们在国际上合作最多的模式,就是大家出钱,大家从售后收益里分享各自的营收;这是基于国际市场投入产出相对稳定而产生的模式。”

与影视行业趋势相符合,大陆桥在成立初期也只是引进国外成片,经译制后制作成电视栏目,在各平台播出;而后渐渐实现从版权合作到“自产自销”。

在此方面凌立表示,“2018年我们的自有栏目实现了三七开,也就是30%属于我们自产;到了2019年就实现了对半开,我们自产和国外引进各占50%。多年来,我们不只积累了引进的纪录片,也积累了大量自己拍摄的内容。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的阶段,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再编辑自有内容。”

除了引进之外,大陆桥也有输出,比如今年湖北电视台制作的一档展现武汉抗疫的纪录片,大陆桥就负责制作其三种语言的国际版,并承诺在国外40个电视台播出。不仅如此,“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跟BBC的合拍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不太找别人,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有双语团队,跟我们合作做什么东西都不费劲。”2020年年初央视还播出了一部大陆桥和BBC合拍的纪录片,名为《地平线》;也正是因为大陆桥之前拍过的一部《晴雨梅天》五集纪录片得到了BBC的肯定,才受邀合拍《雨的故事》。这正符合凌立的理念:“我一直坚持说,不一定非得把你的片子送到人家鼻子底下播出才叫‘走出去’,把你的中国故事融在人家的片子里带出去,也是‘走出去’。”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以融媒体思维深耕纪录片领域

受疫情影响,媒介融合的趋势加剧了。长视频开始向短视频方向倾斜,微纪录似乎较常规纪录片更有市场。随着网络纪录片概念的诞生,大陆桥在新媒体领域也开始逐渐发力。

凌立用三点概括了其发力方式:“第一,我们随着自己制作的常规内容做网络宣推,比如《厨王争霸》的小短片,为节目及客户做的短视频等就是例子,再如我们以往一直在做的《奇闻录》,就是把我们拍过的片子里那些猎奇现象剪辑为短视频,然后发往网络平台;第二,我们很注重跟互联网平台合作,或者是我们主动询问需求,或者是他们自己有想法来找我们,各种情况都有,比如我们与腾讯合作的美食类节目就属此类;第三,我们无论做什么片子都会带入短视频思维,就是在拍摄的时候将制作短视频需要的素材一揽子拍出来,从内容策划至机位设置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从根源上让自己创作者的脑子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脚步。”

同时,近两年来,大陆桥也着眼于“爱优腾B”等为主的视频平台,通过不断的合作,逐渐成为大陆桥在纪录片领域的主要传播平台。如与爱奇艺视频平台合作的系列纪录片《动物宝贝日记》《大草原上的疯狂主妇》等,一经上线,两部作品就凭借不俗的实力冲上首页推荐位,收获了超高关注。与腾讯视频合作的短视频节目《招牌风味》,一如以前美食节目的火爆,这档“短而精”的节目成为大陆桥结合新环境,在短视频领域踏出成功步履的案例。

未来,大陆桥还将继续深耕纪录片领域,在此基础上,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传统的纪录片行业要什么、有什么,我们都该有,但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倡导的媒体融合真正地融在一起。这并不是说在网络发布内容,冲着互联网做节目就叫融媒体了;我们要从创意开始,当面对一个选题、一个项目时,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它多元化。比如,我们有出版公司,在做纪录片节目的同时也想着出本书;再比如,我们在拍摄纪录片的同时,让导演具有足够的短视频思维,一部纪录片拍完了,这一集能做多少个、什么样子的短视频也出来了。思维和素材都有了,就是从根儿上真正地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这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并且是明年一定要出成绩的方面。”

2020年是考验人的一年,更是考验企业与市场的一年,“如果谁在今年挺过去了,那你是好样的,但未必是英雄。你能在今年因势利导地推陈出新,那么明年你一定不会在经营或者是收益规模上遇到太大的问题。以大陆桥为例,明年我们公司的收益盘子一定不会像2020年以前按15%递进率前进,一定会有大幅超过15%的增长。”

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大众的审美需求开始变得理智且不容易被娱乐化,市场上对纪录片的需求势必会扩大;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从业者的人数、规模也会扩大,今天谁是行业里的佼佼者,日后却未必。大陆桥作为一个视频行业细分领域的头部,如果不随时代的洪流向前走,那么就不仅仅是当不了第一名的问题,而是基业能否长青的问题。大浪淘沙,后浪推前浪,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主动迎合市场、适应市场,在此基础上拥有自己的实力与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活动展示
公众号矩阵
版权信息

传媒内参 www.chinacmnc.com

京ICP备18060731号-1

北京指尖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