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纪录片调研报告》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传媒内参 |作者:张颖 | 2020-12-30 23:34

来源:传媒内参、《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文/张颖

题材纳新、合作频繁

国产纪录片行业仍处在“ 全面上升期 ”

2020年,一批优质的海内外纪录片在多平台播出,充盈了观众的业余生活,用真实、鲜明、生动的视角记录风味人间、生活百态、社会洞察、人文风貌等大千世界的物态与事态,充满朴实的人情味与激荡人心的震撼力。值得注意的是,重大题材成为本年度纪录片行业的一大播出门类,多部抗疫、脱贫攻坚、抗战、抗美援朝、全面小康等主题作品经过紧张筹备陆续上线。此外,今年也是国产纪录片新视角、新形式创新迸发的一年,纪录片创作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纪录片类型与平台“增量”明显

2020年,国内纪录片行业仍处在一个“上升期”,题材进一步多元化,视频平台在纪录片播出方面不断发力,整体来看,纪录片吸纳的观看人群在增加,行业的热度在提升。而大量采用纪录片创作元素的纪实类节目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创作与产出,但由于创作规模十分有限,本次报告仅适度提及。

1.美食社会医疗成“三大热门”题材

近三年来,美食题材是纪录片创作热度与吸睛热度最高的门类,《风味人间》《早餐中国》《川味》等一批作品吸引了较高的关注度,贡献了较高的话题度,并朝向系列开发。2020年,除了王牌系列美食纪录片新一季继续上线,《江湖菜馆》《甜蜜中国》等崭新的特色美食类纪录片作品继续涌现,带给观众新的“味蕾”刺激。

社会纪录片是颇具话题争议的一种类型,也是细分题材最多的类型之一,每一年度都保持一定的制作体量。社会纪录片触碰的题材“大而广之”,小到生活琐细,中到人物成长,大到城市发展,一部部作品呈现了不一样的生活史、成长史、发展史。比如,关注养老的《生命里2:活到一百岁》、关注大学生个性与成长的《我是××生》、关注城市管理的《城市梦》等作品。

随着《生门》《人间世》等作品的热播,国产医疗纪录片创作水准进一步提升。2020年,《生生》《生活的希望》《中国医生》第二季等作品继续丰富这一题材的创作。而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类创作大量向“抗疫”主题集中。

与纯医疗纪录片不同,抗疫纪录片实现了与其他题材类型元素的深度嫁接,比如与科普、公益、城市、人物、历史等。像《新冠肺炎防治教学》《十二少年·武汉战疫故事》《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城市的温度》《钟南山》《山河无恙——影响中国的疫情档案》等一批作品,都实现了对这一特殊主题的深挖,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纪录片对抗疫主题的表现张力,不少作品中既有医疗元素,也有对社会性话题的关注和对人物生活的较多表现。

2.卫视频道是重大纪录片项目的播出主力

从播出情况来看,纪录片播出平台的主力“队员”分为电视平台与视频网站两大阵营。电视平台集中于央视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人文频道、金鹰纪实频道以及各大省级卫视频道,而且“电视阵营”是重大主题项目播出的绝对主力,播出规模较大。

2020年,央视平台(包括央视纪录频道、央视网等)播出了包括《国家记忆——大国仪仗》《理想答案 仅供参考》《2020春天纪事》《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等主旋律(包括重大主题)作品。上海纪实人文频道已经播出的13部作品中,有5部为抗疫题材,分别为《城市的温度》《温暖的一餐》《山河无恙——影响中国的疫情档案》《今日龙抬头》;1部为抗战题材、1部为抗美援朝题材,分别为《亚太战争审判》《不朽的英雄赞歌》。金鹰纪实频道则出品了《盛夏有晴天》《光的孩子》等主旋律作品。

各大省级卫视平台也成为优质项目的播出主力,一部分为紧扣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 “主题主线”突出的作品,还有一部分是优质的创新项目。比如,浙江卫视《西冷印社》、东方卫视《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湖南卫视《中国》、江苏卫视《从长江的尽头回家》、北京卫视《生命缘》第10季、海峡卫视《早餐中国》第三季等。以上纪录片专业卫视和省级综合卫视所播出的纪录片或纪实节目也基本实现了先网后台播出,或者台网同步播出。

3.视频平台播出与出品规模持续“加码”

视频平台在播出作品的数量上明显上升,主要集中于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B站和芒果TV几大平台。优酷上线的23部纪录片作品中,有9部为社会题材、5部为文化题材;在腾讯上线的13部作品中,约有4部为社会题材、4部为美食题材;在爱奇艺上线的6部作品中,有4部为社会题材;在B站上线的24部作品中,约有10部为人文题材、7部为自然题材;在芒果TV上线的8部作品,题材类型相对分散,多类型均有涉猎,与其他平台一样尽可能保持播出内容的多元性。

对比来看,各大平台均有鲜明的题材类型,优酷人文题材突出、腾讯美食题材突出、爱奇艺社会题材突出、B站人文与自然题材突出。从出品情况来看,多个平台均深度参与到纪录片投资与出品之中,自制与联合制作普遍进行。其中,腾讯、B站同专业团队的联合出品与制作较多,芒果TV独立出品较多,存在一定的外部优质团队承制。值得注意的是,仅有爱奇艺以播出为主,上线作品多为外部出品与制作。

二、国产纪录片行业呈现两大创新特征

2020年,纪录片行业受到优质人才创新追求、媒介变革、大众审美需求等因素影响,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出现了不少新题材、新形式、新表达。

1.题材“丰满”:纪录片新视角挖掘马不停蹄

纪录片的粗略题材划分是自然类、历史类、文化类、社会类。目前,越来越多的细分题材、新题材正在充实这些门类,向更具神秘探险、历史还原、人性本初、社会焦点等极致、独家、深刻、新奇角度纵深挖掘。比如,SMG纪录片中心制作了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大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腾讯视频出品了国内首档儿童行为解密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此外,伴随社会文化潮流趋势而创作的电竞纪录片《来者何人》,以及大型晚会、综艺、影视拍摄幕后纪实作品也零星出现。

此前,纪录片拍摄元素、呈现形式大量进入到纪实类节目、纪实真人秀的创作中,曾经涌现了《生命缘》等纪实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等探险类的纪实真人秀、《向往的生活》等大型生活服务纪实节目。2020年,除了《生命缘》《向往的生活》等个别老牌纪实节目已经形成稳定的口碑与受众,一些新的纪实类节目、纪实真人秀陆续上线,主题涉及探险、警务纪实、职场纪实等。比如,哔哩哔哩与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联合出品了真实的野外生存竞技纪实节目《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中广天择制作的全国首部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等。

2.类型“试水”:纪录片新形式创作不断涌现

一直以来,长视频纪录片是国产纪录片的主要形式,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小屏碎片化传播习惯形成,一些纪实短片或者微纪录片、短视频纪录片形式逐渐出现。比如,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了微纪录片《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永远的初心》等作品。

纪录片“由长变短”对艺术创作也带来全新要求,那就是要用最短小的镜头在尽量短的时间里集中讲述最精彩的故事,与长视频纪录片相比,它并非追求宏大叙事,而是抓住核心片段接受“指尖移动”时代的快速视觉选择,用具备温度与深度的镜头直抵受众心灵。

同时,这一形式也成为不少新锐创作者的“实验”创作,试水新表达、新题材,并且短纪录片总体制作成本较低,能够缩短制作周期,取得快速投产。未来,短纪录片作品有望更多的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流媒体平台。

此外,2020年,部分纪录片也出现了去传统式的制作“突破”,呈现形态也显得与众不同。比如,在湖南卫视与芒果TV上线的纪录片作品《中国》,该片表达出极强的画面感与视觉美学,采取50格影像、去剧情化方式呈现,带给观众一种画面流动感,仿佛在画轴中欣赏历史人物,该片在配音上少有的采用了部分女声配音。

三、纪录片行业合作模式呈现两大走势

1.台网“互动”:从单一媒介走向复合传播

近年来,纪录片联合策划、联合制作、联合出品的案例越来越丰富,尤其是视频平台,逐渐从以版权采购+播出为主进入到联合制作+少量自制+独播为主的状态。而电视平台作为制作与播出的主力,也寻求自制版权作品的网络多平台发行,部分作品先台后网,或者台网联播。此外,视频网站部分优质独播项目也后续出现了对电视播出版权的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平台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制纪录片的新媒体效益,借助融媒体多平台矩阵铺设,已经逐步建立起在互联网平台的播出阵地,一些频道同名官方短视频账号或者全新定义的短视频新媒体号逐步建立起来,通过对大量纪录片储备资源的拆条分发与二度剪辑创作再上线,吸纳了大量的粉丝。比如,SMG纪录片中心运营了“上海纪实人文频道”抖音号、山东纪录片中心运营了抖音号“吾纪录”。

2.“海外”求索:从多国发行走向国际联合出品

国产纪录片海外发行是盈利的需要,更是外宣的需要。一直以来,国产纪录片海外发行收益相对微薄,主要借助海外发行商取得多国发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同时,我国对于海外纪录片的引进力度也相对稳定。近年来随着交流的加深以及国产纪录片制作水准广受认可,国内制作机构、平台与海外机构的联合制作、联合出品案例越来越多。2020年,芒果超媒、芒果TV联合Discovery出品了《<功夫学徒>第二季——<功夫学徒之走读中国>》,该作品实现了在芒果TV&芒果TV国际APP(MangoTV)、Discovery全球电视网、湖南卫视的海内外多平台播出;哔哩哔哩也与法国ARTE联合出品《极度深海》,与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联合出品了《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

四、纪录片行业机遇与挑战正相伴而行

1、国产纪录片行业面临的最核心困境是什么?

纪录片《中国》的导演李东珅表示,“最大的问题是一直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纪录片行业一直是高投入、高标准行业,但是很多项目在投入与盈利上往往不成正比。部分知名优质项目赢得了赞誉,却是亏损状态。客观来说,国内纪录片行业经济效益仍然较低。目前,除了电视台的财政拨款支撑、视频网站的商业投资支撑保证了纪录片的量产,部分团队是依靠政府机构、企业的定制项目收益维持基础生存,但以“制作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仍然较为单一。

2、纪录片行业发展后劲如何?走下去的希望在哪里? 

目前,主力的专业电视机构和视频网站已经成为纪录片行业的绝对“巨头”,既是播出主力,也是制作与出品主力。与此同时,大型纪录片专业生产机构如中央新影、三多堂、大陆桥等,一些优质的纪录片专业工作室如木子合成等,也是国产纪录片生产与创作的重要力量,以及上述平台的主要合作者。有行业媒体评价认为,当前纪录片行业已经步入了最好的时代,那么纪录片行业发展的后劲如何?

优酷副总裁、知名纪录片导演干超表示,“在优酷从流量新媒体向社会责任和流量效益并重的主流新媒体转变的过程当中,纪录片一定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为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展望,也为中国的纪录片开启了黄金时代。我们关心用户的需求,关心社会柔软的地方,关心国家和民族每一次的脉搏振动。”

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凌立在接受《电视指南》专访时表示,“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越发充分,纪录片这个门类会越发向上发展。没有人会一天到晚只想着娱乐,纪实类的内容总有一天会胜似综艺、剧情,甚至成为视频主流。但是相较于新闻、剧情、综艺来说,我觉得纪录片在社教领域沐浴相对宽松、利好的政策,而比较显得春天一些。”

3、纪录片机构如何深化改革,保持发展前进的动力?

总体来看,纪录片播出受到平台的重视,机构产出规模也稳定,未来国产纪录片行业仍然会涌现出不少值得期待的作品。但是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必须改革旧模式,在市场化经营方式上做更多突破,同时在盈利模式上,必须打破纯靠制作与版权输出为主的单一模式,在广告吸引力不强的情况下,开辟更多盈利方式。

2020年,金鹰纪实频道在融媒发展、纪录片创制与活动定制等方面攻城略地、颇有亮点。金鹰纪实频道总监章红伟表示,“2020年以来,金鹰纪实频道坚决推进企业化改革,引入了现代商业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化管理,将收入水平与产出、利润直接挂钩,全面打通基于商业原则的内外竞争,实行全成本核算。同时,‘做强主业,全员营销’的要求与目标也已经贯彻落实到频道的各个角落,将练精兵与大生产相结合,出精品与全员营销相伴生,做到了上下个个工作有目标,人人有KPI。此外,频道的政策、资源和待遇也进一步向一线下沉,把人员的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极大地优化了频道的经营格局。”

在降成本、保质量、促盈利的目标下,部分纪录片机构除了内部激活政策与人力,也正在努力保持对外的积极合作,分担制作成本,推动多平台版权发行。同时,除了原始的制作业务,部分机构也正在酝酿在新媒体渠道的价值探索,开展基于大小屏的更广泛的定制合作、品牌合作。

4.如何降低纪录片行业人才流失率,实现高效用人、人才激励?

目前,纪录片行业创作人才存在一定的流失率。一方面与体制内广电机构人员流失率有关,另一方面是市场纪录片团队面临的亏损风险,导致部分纪录片团队被迫转型进入综艺制作、网络电影制作等相对热门的、新兴的内容行业。纪录片行业如何留住人才?

山东广电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曲展表示,“第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效益最大化设置,目标是人尽其才,更要人尽其用。第二,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示范效用。第三,针对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形成‘一盘棋’作战,打破科组限制,去除层级约束,实行领导亲自上阵,扁平管理,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形成合力,从而实现集中优势,协同作战,并按贡献多少及时激励。另外,鼓励编导个人自主选题、自我创作,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创作出多种类型的纪录片,择优给予资金扶持,并积极推评。以上政策配套形成‘组合拳’,最终推动团队更加有活力、战斗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5、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趋势如何?

《孔子》《东方主战场》导演闫东表示,“这几年的创作经历使我感悟最深的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底气。歌唱新中国、礼赞新时代,为新中国建立国家的影像、为国家典藏历史,这是我们纪录片人在这个时代的使命,也是我们纪录片工作者的光荣。我们必须扛起这样的历史担当,始终不懈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心尽力,中国纪录片就一定会在世界纪录片舞台上大放光彩。”

6、国产纪录片如何维持“保质保量”的创新势头? 

南派纪录片领军人物、纪录片栏目导演马志丹表示,“用人性去讲故事,人性是永远不变的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不要过度拔高人物,尽量跟人物处好关系,做人物的贴心人,他愿意跟你掏心里话,他愿意向你袒露他不为人知的那一面,这就是真实。”

《孔子》《东方主战场》导演闫东表示,“首先大家心里要有观众,观众需求什么,就去满足需求,这是第一要务。内容为王,回过头来还是要讲创作。创作还是离不开选题,你要坚持,你要坚守。讲好故事,好好分析。”

B站版权合作部负责人张圣宴表示,“新型的纪录片就像他们爱读的文章一样,不是板着面孔跟他们去讲话,也不是绕着弯子去跟他们阐述道理,而是让他们跟着哭,跟着笑,跟着闹,跟着去看世界。”

五、2021年国产纪录片作品与创作走势

截至2020年12月17日,根据公开片单与《电视指南》一手统计信息,国产纪录片主力平台储备项目在题材上出现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走势。

首先,美食仍是“高产出”题材。在腾讯视频、优酷人文、B站、SMG纪录片中心、山东纪录片中心、金鹰纪实卫视这六大机构中,至少有4家确定推出美食纪录片。比如,腾讯的《风味人间》第三季、《一日之食》,优酷的《江湖菜馆2》《大地私宴2》《给我一点甜》《醉美年华》,B站的《来宵夜吧》《第一餐》《丰收中国》《新疆滋味》《去你家吃饭好吗》《川味 第四季》,以及金鹰纪实的《吃遍宋词》《真香食堂》。

对比来看,出品美食纪录片的机构(平台)储备的该类项目普遍有多个,上线计划基本覆盖全年,覆盖的平台既有专业纪录片电视频道,也有视频平台,既有美食纪录片IP的系列作品,比如《风味人间》第三季、《川味第四季》,也有新角度创作的项目《给我一点甜》《真香食堂》。可以说,美食纪录片在2021年上线的密集程度会更高,观众可以“大饱口福”。而该类纪录片也将继续成为各大平台“圈粉”的对象,将进一步推动纪录片商业价值的实现。

其次,重大题材仍以“电视”为主力。全国电视机构下属主流纪录片制作机构仍是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主力,视频平台对该题材的单独创作较少,大多是对主流制作机构重大题材项目的网络同步播出。2021年,随着近两年相关项目筹备完成,多部作品将陆续开播。

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党建题材相关作品上线将最多,有望产生强大的宣传氛围。比如,SMG纪录片中心《初心起点》《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龙华》《永远和党在一起》、山东纪录片中心《邓恩铭》、金鹰纪实卫视《年轻党员云在线》《闪闪发光的学校》,以及B站的《红色中国》等。另外,全面小康题材陆续铺开,将全面介绍国家最新的发展成就。比如,《小康中国》《行进中的中国》。此外,抗疫题材也会继续释放,比如《一级响应》(暂定名)。

再次,纪录片题材与衍生开发变得更“大胆”。一方面,科幻题材成为“新宠”。比如,优酷的《双杀贝尔》《火星风暴》瞄向了科幻+探险,B站则将推出科学与科幻纪录片作品《刘慈欣的未来之旅》。另一方面,纪实剧将被推向市场。优酷将重点打造悬案剧场,推出纪实剧《暗夜读心》《隐秘撞针》,把当下热门的悬疑创作元素与纪实内容相结合,以纪实向内容突破大众认知。

最后,纪录片联合制作、联合出品将进一步加深。一方面,国内纪录片制播平台与海外机构的合作更加广泛,除了B站,2021年,腾讯将与BBC联合出品《完美星球》、与Discovery联合出品《勇敢者的征程》。另一方面,国内纪录片合作开发者更多样。比如,2021年腾讯将推出的纪录片《凤凰》就是与欢娱影视于正团队联合出品的,该片将聚焦10位中国当代女演员。

正在加载中 ......
活动展示
公众号矩阵
版权信息

传媒内参 www.chinacmnc.com

京ICP备18060731号-1

北京指尖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