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指南 | 专访《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从迫不得已到一战成名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作者:温静(《电视指南》副社长、执行主编) | 2019-03-01 10:44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采访/温静(《电视指南》副社长、执行主编)

1980年出生的郭帆导演凭《流浪地球》一战成名。

电影从上映到票房狂飙40亿,不免有些人发出质疑,为什么这部被誉为开创“中国科幻元年”的电影的导演是郭帆?采访中,郭帆无奈地说:“这个项目最开始的时候,国内其实也找不到一个真正拍过这类型的科幻片导演,大家基本都是一样的,都没有经验。”

                                        导演郭帆 封面摄影|刘畅

高考时,郭帆报考了北电,结果没考上,最终被海南大学法律专业录取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梦想也就只能是梦想了,但他没有放弃电影。大学时他买了一部摄像机,也相继从事了一些影视相关工作,毕业几年后如愿考上了北电导演专业。

前几年,郭帆也导演了两部作品:《李献计历险记》和《同桌的你》,虽然没有大火,但也给他捧回几个小奖。但对于电影的执念,郭帆从始至终在于——科幻。他曾经买了许多许多的物理书,据说都是为了以后哪一天拍科幻电影准备的。

2015年,中影制片公司总经理凌红找到了郭帆,那也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刚刚获奖后不久。凌红摆出刘慈欣的三部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后,问郭帆对哪一部有兴趣。郭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流浪地球》。

之后,凌红说了一句:“那你先弄弄看。”

为什么是一句“先弄弄看”?其实在找郭帆之前,中影已找过卡梅隆、阿方索,还找过吕克·贝松,中影希望这些名导来执导刘慈欣的作品,但都被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影又找到几位国内的大导演,但也被一口否决,都表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拍出好科幻片的能力。

可以说是,迫不得已,中影这才找了郭帆。

郭帆从中影手上接了《流浪地球》,找朋友龚格尔来做制片,两个人垫了上百万,写了上百万字的剧本、画了手稿……终于等来项目立项,也等来北京文化的注资。

郭帆形容电影的拍摄过程有点像一场马拉松,当你决定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就需要不停地奔跑下去,同时还看不清终点线在哪儿。在电影拍摄的这一千多天里,他感觉,每一天、每一分都是艰难时刻,每晚睡觉以前,我都会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很焦虑,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但他也告诉自己,总会过去的。“毕竟得相信希望,相信未来,相信未来能够做得更好,我们可以把电影拍得更好。”

2018年拍完最后一场戏后,郭帆在通告单空白处写了几行字:

“如果你要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一直被炮轰的中国硬科幻电影没有长歪。中国的本土文化第一次孕育出了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有了与西方电影工业对话的机会。也许,中国科幻电影遭遇的最大困难就是来自各方的质疑。

《流浪地球》后,也让人们以更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新生的中国科幻电影。

以科幻为基础,先做有温度的电影

《电视指南》:一部好的硬科幻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否结合电影举一些例子?

郭帆:我觉得科幻片首先要是电影,只要是电影的话,最核心的就是人物和情感。其实在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片子,最核心的都是人物与情感,只有跟观众产生了共情感,才能够让观众有所反馈。

其实所谓的好电影就是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回忆起他的生活,能够看到他的点点滴滴,让他有所联想。我觉得这是一个评价好电影的标准。而其他的部分,比如说硬科幻的硬核部分,这些跟科技,跟技术,跟机械、结构有关的部分,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是偏向冰冷的、陌生的。那我们其实更需要用情感去拉近这个距离。所以,我们的科幻在开始起步的时候还不需要分出是不是硬核或者是不是软,先以科幻为基础,先做有温度的科幻,我觉得这是刚起步的时候最好的一个途径。

《电视指南》:最终我们看到的电影版本和小说版本是有很大改动的,在剧本改编上是怎么取舍的?

郭帆:首先我们要说电影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艺载体,小说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更不同的视角,比如说像刘慈欣老师的许多小说里,他在宇宙的宏大视角去看地球,地球就会变得很渺小,宇宙也会变得很渺小。

但是电影其实不能长时间用一个宏大的视角去表现世界和故事,这样的话看上去就特别像是科教片。所以我们需要在改编的时候,以大刘老师宏大的世界观为背景,同时以“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概念为文化内核。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树立人物,提炼情感,而且情感是我们熟悉的、独特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处理好这些之后,我们才开始做改编。

原著小说中时间跨度是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最后截取了大概有36个小时。这36个小时只是小说里边的一个片段,这样有助于我们去提高戏剧冲突和戏剧矛盾,集中展现人物、展现情感,这是我们做的取舍,也是艰难的。

从踏出第一步开始,就不停地奔跑

《电视指南》:在中国拍一部科幻电影,你觉得最困难的时刻是哪里?是否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刻?

郭帆:这个片子的困难有很多。从开始到我们结束,几乎平均分布于每一天里边。所以,也没有什么最困难。它有点像一场马拉松,当你决定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就在不停地奔跑,同时还看不清终点线在哪儿。

每当睡觉前的时候,都会觉得快坚持不下去了。告诉自己,总会过去的。毕竟得相信希望,相信未来,相信未来能够做得更好,我们可以把电影拍得更好。

《电视指南》:据悉,除了等比例模型,概念设计图就有3000余张,分镜头画稿有8000余张……这和你喜爱漫画有关吗?是否也参与了绘画?

郭帆:这个片子应该是我参与绘画最多的一个片子了,几乎每一个特效镜头都有若干稿的草图,而且每次开会的时候也都得写写画画。我觉得绘画是一个导演的基本素质吧,你必须用图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有很多想法很难用语言去描述。

《电视指南》:超前首映你说过,希望给孩子播种一颗科幻的种子,你给自己的孩子看了吗?

郭帆:我自己的孩子应该看了三遍,他很喜欢,但是由于他年龄小,有些部分他是害怕的,所以我建议7岁以上的孩子看是没有问题的。若太小的孩子看最好是家长能够陪伴在他身边,最好抱着他看,同时给他讲解,这样他会更容易理解。他看完之后最大的反应就是回到家一直在重复电影里的一些情节,然后模仿电影里的一些角色,不断地提起。我觉得从他内心还是很喜欢这个片子的。

《流浪地球》是一个机会

也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可能性

《电视指南》:这部电影和你原来的作品大不相同,你的选本标准是什么?

郭帆:跟我原来的作品是不同的。其实作为一个导演在最开始的时候,特别是第一部的时候,你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你只能说抓住这个机会去做,尽最大能力来完成这部影片。如果这部影片同时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就能够帮助你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其实到第二部的时候就会多一点点选择权,然后到第三部,其实跟我们完成这部作品最终的实际成绩有关,也跟观众的接受度有关。

对于我个人来讲,从一开始做导演就是为了去拍科幻片,所以其实你可以发现在第一部《李献计历险记》的时候,里边就有科幻的元素。

《电视指南》:这部电影现在达到你的预期了吗?会拍第二部吗?

郭帆:这部电影当然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有一些bug。如果就我个人的表现来讲,我给自己打70分,如果给整个团队台前幕后这7000人打分的话,我会打满分100分。因为我觉得不管是我,还是整个团队,在这四年里都是竭尽全力地去完成。如果我们这些人倒回到四年前,以我们当时的经验再来一遍的话,我想也不会做得比今天更好。只要观众喜欢,我们就会继续往后拍。

《电视指南》:经此一役,是否感觉中国电影工业也许还有空间?

郭帆:《流浪地球》是我的第三部电影,我觉得它至少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一个可能性,我觉得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投资人相信这种可能性,会敢于把更多的钱投入到这个新类型中。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中国导演可以尝试开始拍科幻片。同时,我们的电影工业也会因此越来越完善。我觉得这可能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吧。

补充一点,应该是在商业层面上的意义吧。今后只要观众喜欢的话,我会继续拍下去,继续做科幻这个方向。同时如果有一些新导演出现的话,我会帮助他们,同时选择一些标准的类型片,从好莱坞的那个模式开始想办法落地,看看能不能拓展更多新的类型,就像吴京老师当时帮我一样。

正在加载中 ......
活动展示
公众号矩阵
版权信息

传媒内参 www.chinacmnc.com

京ICP备18060731号-1

北京指尖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