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言网语”讲述文物,《奇“喵”博物馆》找到了趣解历史的新方法

来源:传媒内参 | 2024-02-28 22:15

主编温静导读看《奇“喵”博物馆》,会生出一种看小品和脱口秀类似的轻松体验,这得益于节目在科普文物的基础上,在视角、文案、结构等上下足了功夫,把趣味性做到了极致,这也让文物与普通人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这背后是节目品质的有力支撑。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刘松林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榜一大哥”“网红产品”“大IP”“鸡娃”......


提起文物,不少观众可能想到的是博物馆内严肃深沉的展品,而在最近的一档节目中,几千年前的文物,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中褪去了肃穆,勾画出一种别致的画风。


2024年2月25日、26日,由湖南广电风芒文博工作室制作的6集文博节目《奇“喵”博物馆》在风芒、芒果TV播出。节目以狸猫视角串联构建文物故事,用生动风趣的视听语言,营造了一场游历湘楚历史的“奇喵”之旅。


1

用“网言网语”趣解文物故事

如何用节目去讲诉文物故事,市场上有过很多解法,硬核科普的方式,显得稳重但少灵气;户外探秘的形式,有代入性但难摆脱设计感。


让人欣喜的是,《奇“喵”博物馆》找到了新路径——节目在把握文物严肃性与表达娱乐性的平衡基础上,试图最大程度展现出趣味性,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观看体验中学习到有价值的文博知识,助推普通观众对文博的兴趣养成。



这种“趣味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在视角上,《奇“喵”博物馆》通过从马王堆出土文物狸猫纹漆食盘上,提取的中国最早的猫的视觉图像狸猫为创意文化符号, 以它的视角来串联构建文物故事。第一期中,小狸猫是狸猫纹漆食盘的主人,与辛追夫人的主厨合力粉碎了侯爷的盗版计划;第二期里,小狸猫化身部落长老,主导了一场“全能之星”评选大赛,拟人的形式、可爱的形象让节目的基调生动活泼。




在台本文案上,节目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俏皮的网络流行语结合,在二者强烈的对冲中完成趣味性营造。“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尊嘟假嘟”“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大量充满网感的台词、流行在年轻人中的“梗”,微妙穿插在故事讲述中,增加着节目的幽默感和亲近感。



在结构上,节目也借用小品中的“反转”来制造笑点和输出价值。第一期中,被偷了狸猫纹漆食盘的大厨眼看要失业,最后用发布新品的方式保住饭碗;第二期中,“全能之星”评选大赛上的“废材”小白,在各个牛娃面前只会捏泥巴,结果恰恰因为这项技能,他捏出的“八角星纹白陶盘”获得了首领青睐,并获得奖章,这个结果也侧面反映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鸡娃”现象。这些合乎情节又出人意料的反转,使得内容张弛有度,又很大程度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


看《奇“喵”博物馆》,会生出一种看小品和脱口秀类似的轻松体验,这得益于节目在科普文物的基础上,在视角、文案、结构上下足了功夫,把趣味性做到了极致,这样的巧思和付出,也进一步拉近了文物与普通人的距离,这背后是节目品质的有力支撑。


2

真人组合动画,

在艺术融合中创新

一档节目,是各种视听要素结合的综合体。文案、视角等决定节目的基础调性,而内容机杼则体现在用什么样的模式来呈现。


《奇“喵”博物馆》选择用情景喜剧的形式来作为节目表达主体,这种形式是十分讨巧的,它的体裁特点,让节目既能在讲述文物中埋入更多笑点,解构文物的冰冷感,又能将文物的故事、信息,巧妙地带出。


例如在第二期中,猫长老主持“全能之星”评选大赛,故事背景是汤家岗全能之星评选现场,一众技能BUFF叠满的牛娃和只会捏泥巴的小白对比,带出了一堆笑点,也带出了白陶工艺技术和原始的部落崇拜和祭祀文化。


而节目真人演员和动画狸猫组合的方式,则做到了技术为内容添彩,艺术融合出1+1大于2的效果。


节目中,狸猫上窜下跳、憨态可掬,动画形态的狸猫与真人演员无缝演绎,不仅带来观看上的新奇感,也让这个契合主题、灵动活泼的狸猫形象,成为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


3

洒而不脱,

以轻松基调激发年轻人对文物热情

节目做到活泼、生动不难,难的是天马行空又不丢失主题,《奇“喵”博物馆》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精心推敲了文物与网络流行语的内在联系,使二者实现了顺畅融合,而非弄巧成拙。节目精准拿捏尺度,没有让人产生因为戏谑而对文物轻慢的感觉,而是由衷生发出对文物的兴趣。


每集的故事看似随性,其实都紧紧围绕要呈现的文物而延展,情景喜剧的背景也与历史暗合。第一期以辛追夫人的生日派对展开,据记载,狸猫纹漆食盘的拥有者之一就是辛追夫人,她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故事最后,新品发布上的“君幸食”“君幸酒”字样,便真实刻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七百余件精美餐具中。


每一期节目最后,还有真实文物的视频和文字科普,并标注出了来源、朝代、材质等信息,将故事中的文物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也不失为一个特别彩蛋。


可以看到,在已经进入蓝海的文博节目赛道,《奇“喵”博物馆》没有宏大的叙事和巨细无遗的科普,而是选择用轻盈的体量、强趣味性的风格,完成自我标识的建构,它如同一个桥梁,重视科普,更重视引导年轻人对文博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展示
公众号矩阵
版权信息

传媒内参 www.chinacmnc.com

京ICP备18060731号-1

北京指尖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