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季“三联·新知大会”聚焦理性看待算法 将出版国内首套算法主题丛
2025年4月27日,为期一周的第七季“三联·新知大会”在京收官。本届大会以“算法的尺度:智能时代的共生法则”为主题,汇聚了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法律、经济等领域的十三位专家,通过四场跨界论坛,从科学与人文双重视角探讨算法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4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抖音内容策略运营专家李晓涵等,聚焦算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运作机制,对如何利用算法打破“信息茧房”、平台对网暴与谣言的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讨论。
董晨宇认为,“信息茧房”的概念虽然热门,但并不准确:“信息茧房”最早由美国学者在2006年提出,当时算法并未大规模应用。在他看来,与其拷问算法是否造成了定义模糊的信息茧房,不如关注如何增强算法的透明性,帮助公众更清晰地理解、认识算法,引导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算法的治理、协商之中,“比如最近抖音就对外公开了算法的原理。”
抖音内容策略运营专家李晓涵提到,平台着眼用户的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带来的利益,会从内容运营、平台治理等角度出发,扶持和孕育出更多有深度、厚重的优质内容给用户观赏,同时基于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要求,对低质内容进行管控。以近期抖音上线的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为例,李晓涵表示,“平台不仅没有动力打造信息茧房,还希望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和平台一起打造更加健康、多元的内容生态。”
另外3场论坛,则从法律、技术、经济的角度,探讨算法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如何理性看待、合理利用好算法。抖音应用算法负责人冉蛟结合十余年的算法岗位工作经历,表示推荐算法的本质是一套极其高效的信息分发系统。与会专家普遍认可AI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将从各个方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但也要保持好安全与发展的平衡,既要防止过度监管阻碍创新,又要确保技术发展符合公共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新知大会的主题,源自三联书店即将推出的国内首部算法系列丛书。该系列包括四本专著,分别从法律、社会、技术和经济等角度全面解读算法对日常生活的多元影响,预计于2025年内上市。“这套丛书是国内首次系统性探讨算法与社会各领域互动关系的学术普及读物”,三联书店相关编辑介绍,“我们邀请了包括这次参与活动的一线学者撰写,通过严谨而生动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算法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促进公众理性认知技术变革,探索智能时代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