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文脉律动,《最美中轴线》第二季展开纵深格局版图

来源:传媒内参 | 2022-10-31 09:28

行至第二季,《最美中轴线》立足于最新的申遗精神,全力实现内容与模式上的双重升级,从作为中轴线核心的太和殿全新启航,尝试让节目朝着纵深挖掘古韵与新潮版图的方向徐徐展开,每一期主题都如一束光,最终凝聚成生生不息的最美中轴线。


来源:CMNC—广电头条

文/安哲


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是一段瑰丽灿烂的历史见证,脚下绵延千年而流转不息的文脉涌动,也传递着一个民族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基因密码。寻访世界文化遗产,去感受先人走过的征程和那些奇巧的创造,既可以让人直观聆听深厚而磅礴的家国情思,也便于后人从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轴来看世界看自己,思索着究竟要在文明史册上续写些什么。


中国共有五十余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精彩的文明故事。而一档文化节目要如何将这些文化遗产更真实可感地带到更多人面前,如何用创新的文艺表达方式去展现这些文化遗产所拥有的持久生命力?10月29日晚,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文物局共同出品的大型文化音乐竞演真人秀节目《最美中轴线》第二季在北京卫视播出,以更加耀眼夺目的北京中轴线为上述问题给出答案。


首期节目一经播出,节目凭借对中轴线文明和历史的无限温情与高度敬意,就迅速引发网络热议,网友们纷纷给出“终于回归,不负等待”的评价。节目开播后推出话题#大张伟在故宫中了探花# #原来清朝也有消防队#,着重于文化与娱乐内容相融合的有效对外传输,节目两首歌曲《天地太和》《你》让观众更直观感受到节目传达出的文化品味和音乐魅力。拆解这份口碑秘笈和流量密码就不难发现,除了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文化和关注度,节目在载体应用和创新表达方面所进行的诸多尝试,也同样是打通节目与观众通道的密钥。


触摸核心中的核心

探寻文武之中的精神血脉


每座城市都有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也都有自身足够粲然的文化标识。北京中轴线7.8公里上镶嵌着的颗颗明珠般的历史建筑,踏上这幅历经千年岁月更显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关注既能重温源远流长的厚重文化,也会在左右对称间发现生命的力量恰恰在于历经岁月磨砺仍不灭的无尽生机,这也是《最美中轴线》第二季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文左武右立于中轴线两端,文治武安天下太平。“拾音团”成员走进北京中轴线核心中的核心——太和殿,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全方位体验。这里也是举行大朝会时仪礼最为隆重的场所。置身其中,“拾音团”从“文”“武”两条路线遍访专家和学者,再经由两条动线的串联,于一砖一瓦、一殿一阁中,去感受民族之骨血、文化之脉搏。


太和殿上的金殿传胪,是古代考生一生中最荣耀的仪式,也彰显了古人对科举和教育的重视;守护在太和殿两侧的文楼体仁阁和武楼弘义阁,则体现着文武并济、助推国家治理的古代智慧;而当孔子后人与“拾音团”成员一同走进承载学子梦想的孔庙,一条感知文化气息、传扬文化根脉的链接瞬间被建立起来……节目以中轴线为立意探寻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也是用这样的设计去引领观众,近距离感受那些蕴含在中轴线中的精神魅力。


在“拾音团”文化助力官王刚在听到《永乐大典》屡遭劫难、几经散佚时的泪目瞬间;在大成殿面向万世师表孔子所展现出的虔诚敬畏,文化自信的澎湃与代代相承的精气神也在这一刻凝聚、定格。正如王刚在节目中所感慨的那样:“我们的美好新生活建立在丰厚的历史存遗上,也积淀着很深厚的文化。”通过嘉宾们的这些感悟,节目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探寻凝聚在文物中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让嘉宾和观众在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后去重新认识历史、感知文化、感悟生活。


从内容到形态都全新原创的中轴线IP

迸发勃勃生机


在内容市场上,每个爆款的诞生都是一次优质内容的突围。《最美中轴线》第一季凭借对中轴线历史文化的“沉浸式探索+原创音乐展演”的表现形式,传递了“一步一中轴,一音一世界”的节目理念,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创新表达,也激发了观众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以及对城市历史景观的切实关注和尽心保护,并以此得到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关注与好评。


行至第二季,《最美中轴线》立足于最新的申遗精神,全力实现内容与模式上的双重升级,从作为中轴线核心的太和殿全新启航,尝试让节目朝着纵深挖掘古韵与新潮版图的方向徐徐展开,每一期主题都如一束光,最终凝聚成生生不息的最美中轴线。


从内容效果来看,节目根据最新申遗精神,从多维度、多角度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在首期节目中,“拾音团”成员倾听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院专家、孔子后人、故宫特勤站消防员等中轴线的身边人讲述与北京中轴线之间的故事,抒发各自对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独特感悟。一方面提升了节目的专业性、权威性,另一方面也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


在形式上,节目进一步升级了组队模式,在拓展节目表现力的同时,也让观众得以借助音乐对中轴线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赏析和理解,将文化与音乐碰撞的精彩时刻留存在荧屏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期节目最后一文一武风格迥异的两首歌曲,也让“文武佑长盛”的主题跃然而出。这些更为具象化的韵律和意境,让北京中轴线得以在这场视听盛宴中突破次元壁,也更为鲜活地诠释了节目的“中国式浪漫”。


唱响申遗倒计时

打造新时代城市文化印记


无数成功的文化节目已向行业证实:优秀的文化节目能极大地提升文化自信,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这也启示每个创作者,要着力在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上,以强大的本土文化、历史文化去增加价值认同,为节目打上更具时代感的文化印记。


作为唯一一档展现中轴线文化内涵的节目,《最美中轴线》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阐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文化、社会意义。为了让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在公众层面得到更多的认知扩展,切实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最美中轴线》大胆开创了中轴线文化叙事的先河,以文化节目的升级质态确立了主流媒体在时代文化命题中的地位与担当。


《最美中轴线》第二季根据最新申遗精神,借音乐之声传递北京中轴线文化,将北京中轴线的人文魅力包裹在新潮的表达形态中,去传递中轴线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就像那一曲铿锵坚定的《天地太和》所绽放出的迷人光彩,也像那首娓娓道来的《你》所包裹着的中华文化的唯美与婉转,《最美中轴线》第二季就是以这样巧妙的方式,将北京中轴线文化的温度与魅力传播开来,在年轻受众里掀起一场文化遗产的文艺复兴,也为主流媒体的文化融合赋能与价值输出形式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样本。


中轴线文化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中,北京广播电视台不遗余力发挥着首都媒体的主力军作用,也承担起主流媒体的重要时代担当,不仅展示了首善媒体的品位格调,更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而《最美中轴线》第二季也将在针对北京中轴线的探索中,让根脉深远的文化基因得以滋养,让世界听得到中轴线文脉的铿锵律动。


活动展示
公众号矩阵
版权信息

传媒内参 www.chinacmnc.com

京ICP备18060731号-1

北京指尖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