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电视剧《一路向前》:紧跟时代、生逢其时、意义深远
3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一路向前》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与会各方围绕《一路向前》的播出成绩、社会反响、重大意义、深厚价值和深远影响,展开一系列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新媒体部负责人赵颖新介绍,电视剧《一路向前》自2月26日在总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档首播至3月9日收官,引发了包括“两会”代表的全民热议。收视数据显示,该剧首播当日收视率破2%,收视率峰值最高突破2.35%,多集播出成绩名列全国实时收视第一名,1-14集平均收视名列全国第二。
赵颖新介绍,总台将《一路向前》的播放周期特意安排在“两会”期间,主要考虑到该剧的创作宗旨和核心思想与“两会”精神高度契合。两会代表表示,“《一路向前》表现的是我们最需要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该剧可以鼓舞广大人民,在新时代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爱国热情。作为一部攸关国家记忆的主旋律作品,这样的档期安排也突显了《一路向前》在历史、文化层面上的重要意义。”
赵颖新特别强调,在主题内容上,《一路向前》是“两路精神”的又一典范创作案例,该剧给宣传推广当下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树立了创作榜样。在时间节点上,该剧紧随总书记发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打造了总台迄今唯一一部以“新中国建设史上第一个奇迹”为主题的电视剧。
在创作层面,赵颖新特别介绍了总台选择播放《一路向前》的原因,他说:“对于一部主旋律作品,拍的是否“好看”是总台选择的重要标准。该剧主创团队在“守正出奇”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一路向前》采用三线叙事结构,一线围绕罗向前和叶岚带领军民修建铁路的具体过程展开;一线围绕以罗向前为代表的解放军和国民党特务、土匪的殊死斗争展开;一线围绕罗向前、叶岚和沙凯的情感戏展开。最前者负责“守正”,后两者解决“出奇”的问题。这条看似与修路主线无关紧要的感情辅线,在《一路向前》中起到了“增强人物身上血肉属性”的具体作用,它的本质是为作品赋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这三条线的交织互动,加强了剧作的真实性和可视性。所以《一路向前》是一部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饱满生动的“好看”剧。”
最后,他代表总台用“紧跟时代、生逢其时、意义深远” 三个词来概括《一路向前》的创作和播出。
从立项和筹备到创作和拍摄,再到播出前后的大力推广,《一路向前》的大获成功深源四川各界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骏表示,《一路向前》通过对国家记忆的一次深情回眸,来照见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在剧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奋斗精神从未改变。”他说。
《一路向前》的播出,给“四川造电视剧”又增加一例典型的成功例证。那么,在《一路向前》大获成功的背后,有着四川怎样的务实且具体的支持举措和“真招灼见”,李晓骏指出:一是出真招。以规划为重点,我们按照广电总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影视工作要求,做统筹规划后选题规划,召开规划项目推进会,挖掘整理项目近四百个。印发了四川省广播电视“十四五”规划重点题材清单,确保优秀电视剧立得住,传得开,我们将持续打造好在四川服务平台,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我们将拿出最大诚意,最快速度解决问题,为观众风险更多的四川造精品。2021年5月,四川出台了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每年预算三个亿,扶持精品创作。已于2024年正式出台。在保持原有电视剧项目不变的同时,把网络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剧纳入扶持范围。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重大文艺扶持项目的评审工作,评审结果将适时公布。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双轮驱动,创新资金投入方式,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制度,吸引更多优质影视企业和项目来川落户发展,鼓励更多市场力量参与电视剧创作生产,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
二是出好招。以影视拍摄服务为契机,充分依托四川,特别是成都市基础设施较强,专业人才聚集,文化氛围浓厚的优势,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有效沟通,支持影视基地和专项机构全类型充沛加全流程制作,最大限度提供高效、安心、便捷的条件和高性价比的服务。推动实现全生态链生态圈,全产业链硬件软件的资源共享。三年多来,在川开机影视剧超过100部,我们将致力于把全国的优质文化资源吸引到四川来,让四川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优秀电视剧精品,打造“四川造”影视剧金字招牌。
三是出妙招。以效益为目标,推动实施发展,理想的电视剧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推动影视剧的产业,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实现发展质量、速度、效益相统一,也需要坚持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相统一。电视剧《一路向前》的创作生产,我们主抓电视剧的内容性、思想性,体现价值引领,以尊重电视剧的艺术性、观赏性、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后我们将运用好经济政策,规划引领等多种手段,形成创作与技术,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工作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个性化,更加多样化的精品精神文化需求。把四川建设成为影视剧的投资热土,创造热地,我们有信心把四川建设成为影视剧高地,拍摄首选地和精品会聚地。
李晓骏特别介绍:今年是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作为小平同志的家乡人,正在积极推进《春天的故事》《走向大西南》等献礼片的制作,通过这两部史诗级剧作的优质创作,进而把四川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影视大省,影视强省,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重庆和四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共同孕育出了灿烂的巴蜀文化,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两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会长江卫宁表示,《一路向前》是一部反映成渝铁路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一路向前》作为一部反映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历程的电视剧,其诞生和播出正是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推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电视剧不仅展现了新中国铁路建设的艰难历程,更彰显了川渝两地人民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他说。
江卫宁透露,下一步重庆卫视等平台将加入《一路向前》的跟播行列,进一步扩大该剧的扩大范围。同时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一路向前》给予扶持和鼓励,以鼓励更多影视机构投身于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题材的创作之中。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进一步推动重庆四川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区域的合作,实现文化的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他说。
据了解,《一路向前》全剧取景于内江,历时三个月的拍摄工作,是在疫情较为严重的背景下完成。为了保障这部重大主题电视剧的顺利拍摄,内江各界、内江全体市民给予剧组最大的支持力度。
对于成渝铁路的修建历史,对于《一路向前》所塑造的人物和故事,内江人民有着深情的共振。
四川省内江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学东表示,七十多年来,内江不仅是成渝铁路建设工程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成渝铁路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作为全程参与《一路向前》筹备和拍摄的亲历者,蒋学东深切感受到《一路向前》剧组,特别是习辛导演对于历史的尊重和艺术的追求。“作为一名忠实观众,我和内江千万家庭一样,在每天追剧中感受到了成渝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军民团结同心,艰苦奋斗的筑路精神。”他说。
在观看《一路向前》的过程中,蒋学东有三个方面的直观且深切的感受:一是以小切口还原了一段艰辛而豪迈的奋斗历史。是一部能反映群众心声,唤起人民共情的好作品。二是以反传统开辟了守正与出奇的影视模式,为以后拍摄历史正剧提供了一种守正与出奇的参考模板。三是以微镜头带火了一座美丽且坚韧的魅力甜城。
“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感官上的视觉冲击,还能与一座城市产生梦幻联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和消费市场。《一路向前》就是这样,剧中镜头全面展现了内江的风土人情,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剧中的众多取景地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掀起了一股追忆成渝铁路修建史的文化之旅热潮。”他说。
蒋学东表示,《一路向前》是同时具备政治高度、文化厚度和历史温度的主旋律作品。内江市委市政府对该剧筹备拍摄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全面保障。为保障该剧顺利拍摄,内江成立工作专班,五个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工作小组。
蒋学东表示,近年来,内江因便捷通达的区位优势,契合影视镜头的人文景观,务实高效的落地服务,受到众多影视剧组的青睐。“我们将持续努力吸引更多影视剧组选择内江立项落地,取景拍摄,力争把内江建设成西部有影响力的影视拍摄基地。通过创作者的镜头拍内江,画内江,成就内江的别样之美,让世界爱上内江。
四川省绵阳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温芬对电视剧《一路向前》的时代意义给出深度思考和解读。
“该剧充分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她说。
温芬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纵深的历史高度把成渝地区列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版图一道齐头并进,纳入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路向前的统一步伐。电视剧《一路向前》通过讲述七十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后成渝铁路建设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鲜活生动的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一个伟大时代的拼搏奉献和劳动礼赞,高度契合了中国人民的国家记忆。
“今年两会的代表发言中提到过‘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激励我们一路向前’。‘一路向前’成为今年两会代表高频提及的词汇,我想这是一种精神的相通和话语的共鸣,更是《一路向前》的广泛而生动的精神内涵。其次,通过这部剧让我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她说。
据了解,创作生产《一路向前》这样大视野、大格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一直是绵阳宣传文化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表示,《一路向前》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优秀传承者;电视剧《一路向前》成功的再现了这一史诗般的伟大工程的过程,更是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伟大的精神。
作为行业协会的代表人物,王鹏举深知《一路向前》的创作不易,“他们的制作费非常有限,但他们硬是凭着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责任,用一路向前的精神,把这个项目拼了下来,为全国的电视剧制作人树立了榜样。”
《一路向前》总导演习辛表示,在创作主题内容上,根源「两路」精神,涉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根基;在创作时间节点上,紧随习近平总书记“发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并且是唯一一部以「新中国建设史上第一个奇迹」为主题的电视剧,《一路向前》在文化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正是《一路向前》获批“重大主题”的深层次原因,它承载着光荣且艰巨的文化和艺术使命。
“正是因为这些,当剧组面临艰难考验的时候,我们才没有放弃。在拍摄期间,为了稳定‘军心’,我曾经表态‘这部作品攸关国家记忆,我砸锅卖铁也要把它拍出来’。72年前,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施工设备的条件下,13万军民用肩扛手抬完成了505公里的铁路修建,他们靠的是为国为民的坚强信念;72年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先辈们的无畏和牺牲,我们唯有一路向前。”他说。
有困难,更有支持和关爱。“是中宣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重庆、内江、绵阳三地政府,和全体内江市民的深切厚爱和大力支持,以及所有投资方的通力协作,才使得《一路向前》挺过各种难关。”习辛说。
他最后向《一路向前》的全国观众表达了感谢,“他们的肯定和喜爱,是我们全体主创再创佳作的不竭动力。”
《一路向前》演员李健表示,在剧中他饰演的罗向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热气腾腾的精神气象和真诚的家国情怀,从最开始的想上战场却被喊回修路的委屈不甘,到攻坚克南专研修路难题的专注无畏,在一个个事件中人物对个体命运的困惑,对坚定修路的的执拗碰撞开来让人印象深刻。从人物这一小切口探入,人们通过诸如罗向前这样的普通个体,回溯修路英雄们历史壮举,感受这段恢弘的历史。
让李健记忆深刻的是最后一场戏,“多年之后,已是白发苍苍的罗向前来到英雄纪念碑前,追忆过往,怀念战友们。而同场演员就是当年真正参与筑路的筑路英雄。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经历,我站在他身边的那一刻,就被他身上的精神触动,戏是演的,但英雄的事迹是真实的,站在纪念碑前的感动也是真实的,我真的在他身上感受到面对战友的怀念和感动,就觉得我好像看到了他过往的付出和牺牲,看到了他对战友的感情和怀念。是这位老人,是这位真正的英雄带我们入戏的。我见识到真实的英雄,他们的坚毅、舍我、威严,感染着我。作为演员,我也希望通过角色的塑造传递出他们的精神。”
《一路向前》演员张粟表示,在最初饰演吴强这个人物的时候,他有着某种困惑。
“虽然吴强的性格当中,有宽厚、坚韧,包容和大爱的主要特征,但面对很多令人气愤的人和事,我觉得吴强这个角色表现的过于温吞,甚至有点受气和窝囊。”
这让他在饰演吴强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有点“拧巴”,于是他找习辛导演探讨。后者的一席话让张粟深受触动。“在一支部队里,指导员是所有官兵心理和情绪的最后底线和守护者,他要做所有人的思想工作,承担所有人的心理垃圾,如果这个人的性格也像罗向前一样,那就不对了。”
张粟特别感谢导演的点拨,“习导出身军旅,他最了解连长是什么性格,而指导员又是什么性格。”他说。
正是以这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诠释人物,才让吴强这个角色深入人心。《一路向前》热播期间,张粟的微博收到很多热心观众的留言,他们都说“吴强这个指导员根本不像演的,就是真的。”
《一路向前》张彪的饰演者刘明瓒表示,这部剧在其家乡四川拍摄,让他备感亲切。
“作为一名三线建设者的后代,能够参演《一路向前》这样一部作品我深感荣幸。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好的主创团队,更离不开领导对我们影视工作者的支持与关怀。电视剧《一路向前》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扎根在了观众的心中,树立了电视剧良好的典范。作为今天中国的中青年演员,能够多次参演到由习辛导演创作的铁军摄制组制作的这些作品当中,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和正确的价值观,希望有更多作品推动我们中华儿女能够不断一路向前。
《一路向前》演员刘钰瑶表示,“作为年轻的演员能出演《一路向前》,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在想当我们穿梭在成渝铁路上,或一路高歌,或来回忙碌,或奔赴山海,尽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惬意之时,我们应当对建国初期的筑路大军前辈们心存感激,对他们的无私无畏的先锋精神心怀敬意。”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表示,《一路向前》的作品意义非常重大。第一,它纪录还原了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的诞生史诗,新中国铁路史建设史的第一座丰碑。“我们的影像艺术对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不能缺席缺位,所以影像艺术对此具有不可或缺的使命,这部作品填补了一个空白。”
他认为,该剧全面揭示了建设新中国一路向前的各种精神。一是敢讲敢干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二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精神。三是边学边干,于干中学,学中干的求真务实精神。四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勤奋的精神。五是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精神。六是全国一盘棋,人民一条心的精神。七是新中国新时代的人民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表示,他用五个维度来解析《一路向前》。一是书写了一首筑路长歌。讲清楚了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细腻的表现,又通过对重重困难的克服,达成了我们战略的目标,表现了精神的力量,终结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的苦难和困境。
二是书写了一幅历史的长卷。除了铁路之外,还讲了很多历史信息。当抗美援朝宏大的历史背景跟筑路人发生紧密联系的时候,这条路的意义更加凸显。修这条路的人的精神更加高大。
三是构建了一条形象长廊。构建了人物的谱系,包括罗大队,指导员。之所以是长廊,这些人物立起来了,走进观众心里面了。
四是一次艺术的长吟。它的艺术表达很讲究,让人非常难忘,可以说意难平。我看剧很少流眼泪,特别是罗大队表达扣子的故事和山东快书的场景是非常高级的艺术表达。在主角形象塑造方面增加了强烈的艺术的感染力,罗大队从每一位牺牲的战友拿下一颗纽扣作为永远的纪念,纽扣的意象是贯穿至尾,特别是从历史贯穿到当下,在内江的纪念塔前掏出来,是非常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包括快板,快板送指导员上战场唱了前半段,说你归来的时候唱下半段。但牺牲了,在联欢会上唱出了那样一种场景,特别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通过这样艺术表达的方式,我们的人物就特别丰满,我们的精神,意韵更加具有说服力。
五是讲一道精神长虹。该据提供了我们唤起一种观看历史,或者感知历史,关照历史的方式,我们当下强调个人很多,强调主体性很多,看完这部剧以后,会唤起一种自觉,我们不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还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我们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力量在本剧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艺报》编审高小立表示,《一路向前》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强音,我觉得剧名非常好。而且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每天出行都要坐高铁,我们今天坐着舒适的高铁,我们的观众有多少人能知道我们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什么,我估计可能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尤其年轻人。所以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对我们观众了解新中国史,了解中国的铁路发展确实是补了一课。
她认为,该剧在镜头语言上摒弃了过渡饱和度所带来的失真。主光源的拉远,减弱了色彩的饱和度。用类纪实的粗粒感还原了当时大会战的真实感。我们看到主光源与聚焦主画面离得较远,在构图上有了足够的纵深感,在展现巴蜀自然地理风貌时,近景、中景、远景的构图与画面人物形成既是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李胜利表示,《一路向前》是一个鲜明的中国故事。表现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建设故事,让看到的先辈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精神,当下建铁路的水平今非昔比,但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航天领域可能存在类似于当年成渝铁路建设时期的艰苦之处,因此《一路向前》的历史表现对当下国人具备激励作用。
他强调,该剧很明显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指向,主要体现在在表现对象上,主要是以人民为中心。这里面主要的人物罗向前、吴强、张彪、二干子,陈老满,叶岚、沙凯等等都是普通人民,结尾的民工纪念堂纪念碑更进一步升华了这些普通人物带历史中应该被我们铭记的崇高和伟大之处。
《光明日报》主任编辑牛梦笛表示,其实在这部剧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小人物的大情怀,小故事中的正能量。一部筑路史其实就是人物成长史,而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背景是很艰难的。他们其实不光是要修铁路,还要面对特务的破坏,还要去抓特务。其实整个过程,在电视剧中人物的成长路径是一大看点。罗向前从最初只想上战场冲锋陷阵,到后期意识开始转变,全身心投入到修铁路过程中,他整个思想觉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电视剧中整个的思想过程的转变,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叶岚也是,一开始她并没有内心非常坚定。面对未知的过程,其实也会打退堂鼓,她也害怕,甚至是怀疑过自己。她最终还是在报效祖国的信念上选择了投入到成渝铁路的建设中。包括田教授也是一样,刚开始其实请田教授出山修铁路是困难的事情,但是在面对了小战士石头的牺牲之后,田教授被战士们不谓艰难的精神触动了,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剧中人物的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转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也非常符合作为一个人的真实的心理的变化,非常贴近生活,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剧里面最主要的主角形象承接起了剧情的发展,就是罗向前。他一开始对于修铁路他是不能理解的,后面他搞起了科研发明了分层填土打夯法大大缩短了成渝铁路的修建工期。这个形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持了正面的形象。而且在正面形象的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灵气,让观众觉得有对话感。在群像塑造上,角色形象非常鲜明,性格也非常突出。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到位。这里面让观众留下印象深刻的就是叶岚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性格火辣敢说敢做,展现了新一代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吴强,性格稳重,做事慎重考虑,跟罗向前形成了生动的互补。还有刚刚讲到的石头和张彪的性格的转变过程,也都非常地有意思。我觉得这部剧其实在人物形象上面有很多能够让你看完这部剧静下来能琢磨的地方。在剧情的铺陈上也没有一味渲染英雄主义的情怀,而是将焦点放在了默默无闻的筑路工人的身上,他们都是怀着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投身到了艰苦卓绝的工程之中。通过这些人的人物塑造,成功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这部剧究竟启示我们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到真实中国电视剧新时期新时代以来发展历史提供的成功经验,倡导各地方拍摄电视剧都应该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自觉的去培植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高扬地方的创作优势和创作传统。创作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别的地区难以取代的优秀剧目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以形成中国电视剧真正的百花齐放。
这部电视剧《一路向前》昭示我们必须清醒地继承和弘扬中国电视剧创作自身的优秀传统。如果当时前面一条主要讲在题材选择,是在电视剧应该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上,那么这一条就是讲的电视剧创作自身的规律要尊重。这个规律是什么?我看完《一路向前》,我觉得它又一次以成功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是我们最好的创作传统。
艺委会副秘书长李园园表示,《一路向前》有几个可贵之处:第一,聚焦新中国第一部铁路的建筑史。这是一段未曾远去的火热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主流的艺术,我们大众的影视艺术不表达,不去呈现它,她就会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渐渐远去。第二,宏大的题材,往往要以小人物为切口去讲这段历史。因为普通人的生活更带有普遍性,更能引发、契合每个人的生活体验里,能引发大家的共情共鸣。第三,再现了当年修建成渝铁路之难。通过忆苦思甜的讲述,让年轻观众在电视剧的观赏中自发潜移默化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的传递。第四,该剧配置了地方独有的资源。剧组选择了内江相对比较小众的取景地,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文化优势讲述这样故事。第四,习辛导演带着一群最可爱的人,做着最可敬的事情。纵观习辛导演旗下作品的选角,没有一次选择所谓的流量明星,全都是德艺兼备的好演员。好演员与好角色之间的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知行合一。“我觉得年轻人看剧的时候,可能也会有这种感悟,体会和提升。”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