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精品佳作《漓江》:在创新性阐释中看到熟悉而陌生的漓江
10月2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纪录片《漓江》研讨会在北京·广西大厦举行,来自传媒界、文艺界、学术界的专家汇聚一堂,围绕纪录片《漓江》的创作理念、制作水准、融合传播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
系统谋划
纪录片精品力作
六集纪录片《漓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精品工程项目和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也是首部全景呈现漓江流域生态文明高地的纪录影像。该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广西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决策部署,以漓江为载体,生动展现我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的生动画卷,深入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价值。
纪录片《漓江》共6集,分别为《造化》《四季》《心画》《龙节》《共生》《守护》,每集时长25分钟。该片以“优美”为主基调,用丰富的影像呈现流域自然造化的瑰丽风景、四季轮转的生命故事、穿越古今的人文情怀,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漓江的山水之秀、生态之优、人文之美。在精品化创作趋势下,《漓江》也成为纪录片领域又一精品之作。
该片于2024年9月24日至2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20时黄金档播出,广西卫视等广西广播电视台各频道于9月27日起接续热播,并在新媒体平台持续刷屏,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美丽盛宴。CSM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2日,该片全媒体触达人次超1.7亿,全媒体视听总时长达到3.7亿分钟,小屏端44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50%。不少热心观众表示,纪录片《漓江》把小学课文《桂林山水》照进了现实。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新闻处处长姚瑞提出两个“用心”,即在纪录片工作要在主动谋划选题上更用心,加强自上而下、系统谋划的功夫,推出更多像《漓江》等展现美丽中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作品,传承好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在推动精品纪录片广泛传播上更用心,推动优秀纪录片进入重温经典频道和各大网络视听平台,推动长纪录片短视频“二创”,发挥好广电自身“内容+网络”独特优势,用好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等优势,同时把握超高清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对超高清纪录片的推优扶持。
作为制作方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满昌学表示《漓江》是秉承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节点的生产创作的一部纪录片佳作,通过这一创作获得了抓好广电视听精品创作三方面的启示:一是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是促进内容创作生产繁荣,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二是抓好全流程服务,是推进广电视听精品创作的重要保障。三是尊重艺术规律和创作者主体性,才有艺术的创新动力,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佳作。
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漓江
文化符号年轻化创新性阐释
漓江,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以其清澈的水质、秀美的山峰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对于许多人来说,漓江是熟悉的,它的美景常出现在各种旅游宣传、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
在新媒体的参与和重塑下,纪录片语态越来越年轻、样态越来越丰富、题材越来越多元。纪录片《漓江》通过挖掘漓江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这些元素构成了漓江的“陌生”面。纪录片《漓江》通过创新性阐释和多元融合,让漓江这一文化符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评价漓江山水之美难以构图,但航拍技术提供了全新视角,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漓江的自然美、生态性及其与人文的关系。作品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情境再现、航拍、潜水拍摄等,讲述了开放、辐射性的桂林故事。漓江的自然美具有极致性,体现在柔美、山水相形之美、南方之美、山水城相生之美、流动之美以及云雾光色变换之美等方面。广西应继续深化拍摄,从国际传播和世界遗产角度,延伸桂林山水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申请,展现其作为天然大园林、中国山水画田园诗代表作的独特价值。同时,整合桂林及其周边的文化元素,如刘三姐民歌、山水实景演出等,形成大覆盖的文化展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独一无二性在未来应得到更宏大视野的拍摄和宣传,使其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雅欣提出《漓江》在国际传播中体现出了重要的构建共识的功能,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需要在文化符号的创新性阐释上与时俱进,《漓江》的出现就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尝试,该片通过三个层面实现了对漓江的深度呈现与观众的情感及知识认同。首先,通过寻求共同审美的传播策略,利用丰富的视觉呈现和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构建了观众对漓江山水美景的情感认同。其次,提出问题并回应观众对知识层面的需求,通过揭示漓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面临的生态困境及治理措施,引导观众形成对漓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正面认同,同时也实现了纪录片的教化功能。最后,通过对漓江沿岸人物故事的展现,运用留白等艺术手法,超越了地域和文化局限,促使观众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理性认同,并赋予漓江更广泛的文化含义。该纪录片不仅更新了观众对漓江的认知,也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式。
把握问题意识 探寻时代价值
构建共识
纪录片是国家相册,时代影像志,肩负着镌刻时代记忆,激荡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纪录片是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影像书写者、记录者和传播者,通过对现实创造性处理实现记录历史和表征客观世界的功能。传递声音、表达意义、建构认同是纪录片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指出《漓江》用六个画卷在不同美学层次上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进行生动解读。在“美”的逻辑上阐述造化与人文、共生与守护的关系,在“美”的呈现上实现写实与写意结合、诗情和画意融合,综合运用新闻、艺术的手法,特写、素描和航拍等手段,实现更加多元丰富的“美”的呈现。同时袁新文对《漓江》提出进一步的提升意见,包括全面深刻解读漓江同时作为自然和文化符号的意义,以及更加多元的艺术手法的应用等,包括音乐、民歌以及水墨等美术手法,以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虹认为《漓江》立意高远,视野广阔,价值深远。美丽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作为国家媒体,理应承担起国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责任与担当。漓江作为美丽中国的缩影,在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它为人们呈现了一幅关于美丽中国的绚丽画卷,同时也为媒体如何展现中国树立了可供参考和学习的典范。更为重要是的《漓江》在创作中展现了问题意识,把握住了核心的生态问题,从而同时把握了理念和视觉触动上的共识点,回应了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乡村振兴与文明、发展,制度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漓江》在呈现中展现了对多与少、繁与简、泛与精等辩证问题的思考,真正做到点到为止。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范易指出,纪录片《漓江》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景呈现漓江及其流域的山水之秀,生态之优,人文之美,以漓江为载体,生动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成果,坚持绿色发展的生动画卷,深入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价值,深刻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纪录片《漓江》呈现了40多个故事,分别从自然、人文、生活、物产、守护等维度进行故事化的叙述,情感化的表达,引领观众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山水之间关乎国之大者,纪录片《漓江》希望以影像的力量展现桂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动实践,助力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建设。
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应具备知识含金量、极致画面感、生活烟火气和心灵抚慰力四方面特质,《漓江》调研深入,逻辑贯通,画面极致,细节精致,文本华美,音乐浑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丰富了生态文明、文旅、现实题材等主题类纪录片的影像图景,是广西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过程中为全国人民奉献的又一部高水准纪录片作品,同时滕勇对《漓江》提出提升建议,需要在回应观众对漓江的未知好奇方面下更多功夫,在文化沉淀方面进一步提升,节奏把控更加得当,调研更加深入。
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所所长赵捷评价《漓江》是在故事中见漓江之美,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以及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阐释,用极致的影像手法创造性的将其完美书写,呈现漓江领域生态文明高地的纪录影像,为后世留下了漓江的宝贵痕迹,构筑了漓江的珍贵档案和美丽山水今天的时代图谱。
桂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育亮认为漓江有三方面意义,一是政治意义,漓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最显著的成效;二是经济意义,漓江让沿江老百姓吃上“旅游饭”,真正让“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三是生活意义,漓江是集合了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的、一种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漓江》的创作更加明确了这三方面意义,应当进一步强化对漓江的保护。
创新运营
释放多元价值
纪录片仍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产业,通过布局IP、创新运营,纪录片理应释放多元价值和效应,进而加速行业走向正循环。以《漓江》为例,与会专家探索了纪录片产业化生态化运营机制。
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指出《漓江》片头与片尾的解说相互呼应,形成了紧密的思想勾连,为深化和延续片子的思想性增添了诸多光彩。每集的结尾都巧妙地运用了点睛之笔,不仅精炼地归纳了本集的内容,更在此基础上有所升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拔高。这些点睛之笔语言入耳且走心,以精心锻造的话语、丝滑的语言和锤炼的句子,悄无声息地传递着片子的主旨思想。同时肖党荣强调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广电视听行业面临流量困境,社会影响评估不应仅局限于收视和触达率,而应考虑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等多维指标。当前行业存在有精品意识而无产品意识的问题,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来延展纪录片的商业利益和链条。纪录片具有真实性和强大的穿透力,因此应配备运营团队并给予机制支持,以全链条运营的方式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最大化。
《光明日报》主任记者牛梦笛认为《漓江》的4K高清镜头实现了对广阔天地四季轮回极致景色的呈现,更为重要的是景色之外细腻生动的人间烟火气,由此带出了漓江流域环境保护故事背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她指出广西的纪录片在实现走向东盟、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深耕东盟地区,承载着对东盟的国际传播使命,应使国家间媒体合作更加紧密。提出为了提高国际传播的触达率,纪录片在短视频垂类传播上可以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通过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如参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打造“跟着纪录片去旅行”,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内容触达。这种融合影视与文旅的方式,既考验文旅资源的对接,也考验对硬核风景的呈现能力。
中国作协《文艺报》记者许莹肯定了《漓江》从不同视角展现漓江的自然、人文、物产、精神、生活和生态的六集架构设计,同时建议加强多角度拍摄、多维度的技术语言,从而服务于更加立体思想的阐述和表达,还要更加注重小众垂类传播,扩大年轻态传播,将纪录片内容与当地文旅产业结合,提供深入体验的项目,增强互动性。
大型纪录片《漓江》的成功创作和播出,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美丽盛宴,更为新时代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与会专家从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纪录片人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的角度,一致认为纪录片《漓江》有五个特点和价值:一是主题突出,具有思想教育价值;二是特色鲜明,具有文旅宣传价值;三是内容真实,具有科学教育价值;四是制作精良,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五是故事生动,具有国际传播价值。本次会议不仅是对纪录片《漓江》创作成果的一次全面检视,更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及文化传播策略的一次高端对话。
《漓江》告诉我们,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细节呈现、创新传播方式,才能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优秀作品,为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播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