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慢综艺《熙游记》是一本文旅“牵手”指南
传媒内参导读:作为一档专门为年轻人准备的暑期酷玩生活指南,《熙游记》以白描式的纪录片手法与VLOG式的生活视角,全方位记录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风貌以及身在其中的“我们”与“他们”,让慢综艺节目本身完成了诗与远方的牵手,提供了一份可看、可听、可尝、可感的文旅“牵手”指南。
来源:传媒内参(晨版)
文/林小雅
在不少人眼中,荷花是夏日的象征。绿荫浓,夏日长,有李清照的“误入藕花深处”,也有周邦彦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苏轼的“四面垂杨十里荷”,也有李商隐的“此花此叶常相映”。美景与诗句,向来相伴相生。文化与旅游,亦是如此。当文创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文旅融合也在不断添加着新的打开方式。
在安徽皖南古镇呈坎,就有这样一番景象,远有黛瓦粉墙,近有十里荷花。新一期的生活方式慢综艺《熙游记》就在这里展开。
作为一档专门为年轻人准备的暑期酷玩生活指南,《熙游记》以白描式的纪录片手法与VLOG式的生活视角,全方位记录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风貌以及身在其中的“我们”与“他们”,让慢综艺节目本身完成了诗与远方的牵手,提供了一份可看、可听、可尝、可感的文旅“牵手”指南。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1+X,《熙游记》有什么?
作为一档生活方式类慢综艺节目,《熙游记》中摒弃了以往真人秀节目的娱乐化游戏环节,不比赛寻宝,也不刻意安排剧情线。在结构上,以“1+X”为基础。“1”是一个人,刘语熙,“X”则是每期未知的旅行地和不确定的好友嘉宾。
从这点来看,《熙游记》可以算作一档刘语熙个人IP衍生综艺。从“1”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作为知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刘语熙本身的专业素质可以保证每期节目都有明确的主线和清晰有序的节目版块内容,不会让“游”迷失在景点中;另一方面,她的个人IP本身自带个人受众流量,既成为观众打开节目的一个兴趣点,也为当下和之后的节目衍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正好契合了时下正热的私域流量。相对来说,私域流量性价比更高,更具可控性,且提供了深入服务用户的可能性。就《熙游记》来说,不仅可以实现节目的多季衍生,还能将公域流量作为加分项,达到私域+公域的流量双向保险。
特别是,她本身的“宅男女神”标签直接指向的是宅男喜好,这直接决定了《熙游记》的标签为酷玩生活指南。可以说,是以用户思维打造节目风格的典型例子。
从“X”的角度来看,每期节目中,都有新的嘉宾加入,与刘语熙一起完成属于他们的“熙游记”。在可看性上,每期都有新鲜感。从情感角度来说,不同好友带来的不同互动方式与情感共鸣,则对应着刘语熙自己甚至每个观众自己的成长经历。
参加安徽卫视另一档王牌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完成冲关挑战,是好友大王口中女孩的勇敢与坚强。此外,与黄健翔在一起时,属于体育的高光时刻,与大王一起回忆的低谷与彷徨,都成为以情入景新的触发点。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夏日晚上,吃着西瓜,与好友大王一起回顾8年前青涩的比赛视频。没有工作,看不清未来,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是8年前作为新人的刘语熙与大王面临的困境,也是不少年轻人都曾有过的人生迷惘。
在古镇呈坎,两个好友回忆着识于微时的青春苦涩,感慨着梦想的一步步实现,体验着属于“呈坎”的人生起伏。其中,既有私密的个人记忆,也有普适性的青春梦想,是酷玩生活指南,也是深邃的人生之书。如节目中所说,“世事好像就是这样,当下以为了不得的困难挫折。多年后,回头再看,其实都是很小的事。”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荷花深处有呈坎”的文旅牵手指南
2018年4月8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完成了诗与远方的牵手。在各地,文旅融合、文创发展纷纷被提上议程。对《熙游记》来说,介绍古镇呈坎的节目本身就是一份文旅融合的范本,是一本小而精巧的文旅牵手指南。而呈坎也是在安徽众多旅游品牌中持续保持先进性的地域IP。
文化和旅游融合,关键在于契合人性的差异化表达和差异化深度体验。在《熙游记》第四期节目中,既有对马头墙、一人巷、谦让石等历史人文景观的“第一人称”介绍,还以景带文,加入了不少传统文化元素,如荷花诗词接龙。比起单一的景观展现,以情入景的手法使得节目呈现更具人文气息,更有文化意蕴。
从传诵度高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和“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到契合情景的“荷花香里藕丝风”和“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头戴莲叶,身乘竹排的嘉宾,在山水荷风间联句,感受着属于呈坎的诗书风情。
在叙事手法上,从一开头的门口题字大石,到后面依次介绍的荷塘、徽派建筑、毛豆腐制作等,几乎是完全类比普通游客的游览顺序,在观感上,更有条理,也便于观众全方位地认识与感知古镇风韵。
观美景,自然少不了尝美食。包馄饨、做毛豆腐、抓小龙虾,在充满本地特色的传统小食中,多了一些来自市井民生的烟火气。在摇豆腐中感受平衡的力量与美感,在传统手工艺中体验匠心,在“拐弯抹角”的建筑细节中体察“不让天,不让地,只让中间人和气”。在《熙游记》中,还原了最真实的古镇,也还原着古镇传承百年的风土人情与人生智慧。而这恰恰是人们旅行的初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旅中有文,文中有创
《熙游记》到底有何不一样?
近年来,生活方式类慢综艺节目成为荧屏新宠。具体看来,主要分为经营体验类、生活体验类以及情感关系类。而像《熙游记》这样以一二好友同游为主题的却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主要是相比6-8名好友同行的旅游体验类节目,元素相对单一。不过,也基于这种架构方面的简单,使得节目更贴合于生活中真实的旅行体验。毕竟,对现代年轻人来说,组团旅游早已不是唯一可选的方式。一两个好朋友,一段简单的旅程,才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旅行日常。
在文旅融合实践中,一个核心命题是做到文中有旅,旅中有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而在深度融合中最有效的黏合剂就是对文化与旅游两方面的深刻理解与发掘。节目中,呈坎既是十里山水荷塘远,也是粉墙黛瓦甬巷间。建筑上的细节被自然地聚焦展现。从一人巷中走过,自然能体验“谦让石”的玄机。建筑的细节隐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流淌着当地的民风民俗。正如做毛豆腐的师傅所说,“古人做东西是很讲究的。”
旅中有文,是文化的苦心,文中有创,则是匠人的匠心。对节目来说,也是这样。在《熙游记》中,没有真人秀式的走马观花,不再将古镇变成挑战PK的背景,而如春雨润物般,将安徽本地风土文化自然融入于嘉宾交流中。浅层的娱乐玩法可以带来直接的流量刺激,却失去了体验节目的内核。
从这点来看,《熙游记》算得上实实在在的“慢”综艺。慢慢走、慢慢看、慢慢体验,嘉宾可以在传统作坊花时间见证一块豆腐的诞生,也能在竹排上你来我往地诗词联句,还能在夏夜晚上回忆共同的青春过往。或许,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