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天到航天,今年七夕,河南卫视让人看到了中国人的浪漫
提起七夕,你会想到什么?
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神话,还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古韵诗词?
在《端午奇妙游》的“水下洛神”惊艳出圈两个月之后,《七夕奇妙游》如约而至。半个多小时的时长,古今穿梭,既不失古典又与时俱进的视觉盛宴,让人沉浸在七夕的浪漫之后,久久不能回神。
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开始,将传统节日以创新的形式呈现,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越来越出圈,已逐渐打造出了全网最闪亮的文化符号,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甚至再到接下来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有了期盼。
这一次的《七夕奇妙游》,大家熟悉的唐小妹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员:空间站机械师唐小天。
来自2035年的她,穿越回到了唐朝,遇到养生达人唐小竹和百戏达人唐小可,甚至还遇到了传说中的月老、课本上的白居易……观众跟随者她的脚步,共同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七夕的意义,不止“情人节”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七夕,那或许便是“浪漫”。
不知从何时开始,作为传统节日的七夕,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情人节”,在这一天,有情人互诉衷肠甜蜜依偎,孑然一身的人形单影只好不寂寞。
但,七夕的意义,仅限于此吗?
在歌曲《给女孩》中,我们看到了千百年前的七夕,女孩子在做什么。
七夕在古代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是独属于女孩的节日,在这一天,古代的女孩梳洗备巧、投针验巧、穿针乞巧,在月光下遥拜着织女。
她们既会敷铅粉、描黛眉、贴花钿、点绛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又会织布染布,用勤劳而灵巧的双手充实自己的生活,正如歌曲中所唱的:请相信自己是很美好的存在,不用怀疑这是宇宙独一无二的色彩。
但这一些,还不是女孩的全部。
古代便有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节目组请来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凌云来展示花木兰的英姿飒爽,激荡人心。
浪漫,并不是爱情的专属词,对月乞巧是浪漫,保家卫国亦是浪漫。
而七夕的“情”,也并不仅仅只是“爱情”,友情、亲情亦是“情”,家国情怀更是“情”。
今天的女孩,打破时代的枷锁,可以做的比她们更多,就像唐小天,她飞上了太空、去探索宇宙。
当她在烂漫星河中与飞天相遇,古老的飞天与现代的航天融合在了一起,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星空的向往和追求亦在此刻交织。
河南卫视从七夕最本源的星宿崇拜入手,多层次地挖掘了七夕的文化内涵,赋予了这个节日更加宏大的格局。
歌曲《为自己鼓掌》,既还原了古人对星空的畅想与追寻,又历数了今人辉煌的航天事业,时空交错中,“神舟”“嫦娥”从古人的想象变成真正飞向太空的飞船、探测器,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飞天的梦想得以传承,这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高科技是辅助,情怀是核心
相比前几次节目,融入了航天元素的《七夕奇妙游》,在科技赋能下,看上去更加酷炫,呈现出了独特炸裂的视觉效果,开场的《龙门金刚》中,观众不仅能看到男舞者身上力与美的结合,更被龙门石窟与AR技术的完美转场看得目不暇接。
最震撼的莫过于《龙门金刚》结尾,节目组将龙门石窟最著名的奉先寺进行了电脑着色复原,那一刻,古老的雕刻焕发了崭新的色彩。
让古老的文化遗产重新绽放光彩,这何尝不是河南卫视一直以来在追求的?
再好的文化,也要出圈,否则就只是孤芳自赏。
如何才能出圈?
从《唐宫夜宴》的探索,到《端午奇妙游》收获全网好评,河南卫视越来越了解如何才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高科技能吸引眼球、为节目增添色彩,但依然只是锦上添花的辅助,情怀才是最根本的核心。
每一次节目中,变化的是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内涵,不变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所以,我们在《龙门金刚》中看到充满东方奇幻色彩的龙门乐伎与金刚大力士,乐伎手中所持的,都是年轻人可能早已不认识的传统乐器,随着这段舞蹈毫不意外的出圈,看着她们手上的乐器与柔美的舞姿相映成辉,想必也会有人对此产生兴趣。
而金刚的四重境界,“无坚不摧、万毒不侵、至刚无敌、金刚不坏”,何尝不是历经种种洗礼却依然坚韧顽强屹立不倒的河南精神、中国精神?
面对年轻人已经越来越陌生的戏曲,节目组选取了大家最为熟悉的古代爱情故事,以戏曲串烧的形式,呈现出了昆曲《牡丹亭》、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豫剧《白蛇传》美轮美奂的精彩片段,还穿插了蝴蝶风筝、苏绣、中国扇、油纸伞等非遗元素。
唐小可在讲述花木兰的故事时,采用了有着独特魅力的河南罗山皮影戏。
展现花木兰、戚家军、施琅等民族英雄的《破阵乐》,更是使用了琵琶、二胡、尺八、笛、鼓、三弦等等,让这些古老的乐器,在漫天黄沙与金戈铁马中,发出了最铿锵有力的呐喊。
如果说浪漫是纵情,是沉浸,那么河南卫视一直以来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探索,亦是一种浪漫。
这份浪漫,让河南卫视一边不断大刀阔斧地尝试着新形式,一边又始终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华文化的细节铺陈到大家眼前。
这份浪漫,让河南卫视火出了圈,而漫漫历史长河,我们有太多的文化等待着挖掘与传承,还需要更多像河南卫视一样浪漫的传承者!